焦點
-
廣達遭駭拒付14億贖金,部分蘋果產品圖流出
資安問題真的相當重要,根據國外媒體報導,知名代工大廠廣達傳上個月遭REvil勒索軟體的駭客入侵並竊取了蘋果產品機密資料,並要求在4/27前支付5,000萬美金(約14億台幣),期限內若未支付,而後更需要1億美金贖金,但該駭客團隊之後也再透過暗網表示廣達拒絕支付贖金而準備將目標轉到蘋果公司上。 對此廣達近日已經證實該消息,並表示資安團隊已經與多家外部資安公司技術專家合作來共同處理此次針對的少部分伺服器,已經監測到的異常網路狀況也通報給政府相關執法部門、資安單位,並保持密切聯繫,公司日常營運未受影響。 REvil駭客已經曝光多張蘋果產品結構截圖,更威脅接下來將持續每天更新直到蘋果或廣達支付贖金,不過這些大部分都是將量產的產品結構圖,並無太多技術相關細節,用戶入手後也能自行拆解來了解,嚴格來說不算是相當機密的資料,目前廣達也在持續調查有無更深入的機密文件遭洩漏,或許這也是廣達目前不打算支付贖金的原因之一。 回過頭來看這些曝光的產品截圖,除了MacBook M1以及昨日登場的全新iMac,疑似還有新款MacBook Pro機型,雖然看不出詳細外觀設計,不過連接埠似乎有些更動,撇除USB-C外,疑似HDMI(也可能是MagSafe)以及讀卡機也將回歸至MacBook Pro上(蘋果終於聽見果粉們心聲了嗎?),以實用性來說相信會比現款的MacBook Pro還要優秀。 不管如何,這些都只是駭客洩漏的消息,一切還是要以蘋果官方發布為準,這次遭駭事件對廣達的資安團隊來說也是一大考驗,畢竟就算是產品結構圖也是客戶的機密資料,若未來同樣事件不斷重複上演,也難保證更重要的機密技術文件的安全,客戶們對此更是會失去信心。 資料來源: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半夜給你懶人包,現在詳細說給你聽,Apple Spring Loaded 線上發表會失眠直擊
蘋果總算在台灣時間21日凌晨1點舉辦春季佈道大會了,本次Spring Loaded線上發表會所發布的產品,幾乎與之前預測的相同,但還是有幾項遺珠之憾,比方說AirPods、Apple Pencil,而小編昨晚也實際參與了本次發表會,也即時在PCDIY!臉書粉絲專頁發了懶人包,至於詳細內容是如何呢?就讓小編為各位一一介紹吧! 本次Spring Loaded的主軸,除了再次宣揚M1晶片的好與眾多新商品以外,庫克(Tim Cook)仍舊向各位玩家展示蘋果對於環保議題的決心,以每年減少一百萬噸碳為目標,並承諾在2030年實現完全零碳。 首先登場的是蘋果系統在訂閱服務方面的更新,Apple Card推出了Apple Card Family服務,允許與另一名家人或者伴侶同時擁有,並共享2人之間的信用額度,除此之外,父母也能與年滿13歲的孩子共同使用Apple Card,同時提供支出限制與消費控制措施,為孩子養成良好消費習慣。 而近年來Podcast的風靡,蘋果也大幅度更新了Podcast訂閱服務的內容,玩家們從5月開始,能以無廣告收聽的訂閱制加入Podcast,獲得各個創作者所提供的福利內容,不僅如此,玩家們還能探索新的、由創作者們所挑選出的節目所組成的頻道。 接著是各項硬體產品的佈達通知,首當其衝的便是蘋果人氣商品:iPhone 12,庫克在Spring Loaded中說道,為了迎接春天,並切合Spring Loaded的春天主題,iPhone 12與iPhone 12 Mini將推出最能映襯春天的紫色款式,不過iPhone 12 Pro似乎沒有該顏色款式,iPhone 12 Mini紫色版本售價為台幣23,900元起、iPhone 12紫色款式則為台幣26,900元起,預計23日8點開放預購、30日開始發售,台灣為首波預購與開賣國家,但1人只能限購10部。 再來則是最新出爐的AirTags,透過iPhone中「尋找」App的「物品」功能選項,或者呼喚Siri來幫忙尋找錢包、鑰匙,只要跟隨著AirTags所發出的聲響,便能找到東西,而iPhone 11以上機種還支援「精確尋找」功能,能在手機上顯示目前離佩掛了AirTags物件的距離與方向。 AirTags內建Apple U1晶片、支援超寬頻與NFC輕觸,並具備防潑防塵的IP67等級,電池續航力方面,也能持續使用超過1年,該換電池時,與其配對的iPhone便會發出通知;在隱私權方面也是做得十分周到,倘若有不屬於自己的AirTags被佩掛在自己的物品上,iPhone將會自動偵測並傳送警告給玩家們,AirTags單件售價為990元台幣、4件組為3,390台幣,於4月30日開賣,台灣上市時間未知。 許久沒有動靜的Apple TV 4K,終於也在本次Spring Loaded也迎來一波更新,新一代Apple TV 4K將會有32G與64G的機種,雖說外觀沒有明顯改變,但在處理器方面,換上了與iPhone X相同的A12仿生晶片,並支援Wi-Fi 6、Dolby Vision、Dolby Atmos、4K 60FPS HDR顯示;遙控器當然也更新啦,舊版的觸控操作介面改回實體按鍵設計,聲控鍵移至側面,也加入了電源鍵,並有著類似iPod的滑圈滾動介面。 除此之外,小編覺得最有意思的更新,大概就是本次Apple TV 4K將能夠以iPhone所搭載的感測元件,來進行色彩校對,讓新版Apple TV 4K所配對的顯示器,能夠呈現更逼真的色彩,進一步讓所有使用Apple TV 4K的使用者,都能獲得相同的觀看體驗,32G機種售價為台幣5,590元、64G款式則為台幣6,190元,依舊於4月30日開放預購。 接著便是大家敲碗已久的:M1 iMac。而M1處理器,我想已經不必再多說了,本次M1 iMac配載24吋4.5K Retina顯示器,亮度為500nits,並支援P3廣色慾、機體寬度僅11.5毫米,為目前最薄iMac機種、4個Type-C埠,其中2個為Thunderbolt 4埠、電源線也改為磁吸式。 視訊鏡頭也總算從720P更新成1080P Facetime HD鏡頭、麥克風也升級為錄音室等級、揚聲器系統也大幅度進化,更加增了重低音喇叭,讓加強使用視訊時的使用體驗,而本次iMac也跟上iPhone機種的繽紛潮流,推出7種顏色,不再是典型的銀灰色款式。 且與iMac配對的Magic Keyboard、Magic Mouse、Magic Pad等配件也一樣有與其相符的7種顏色,並且Magic Keyboard上加裝了Touch ID鍵,讓Touch ID功能首次出現在iMac系列上,除了解鎖以外,在Apple Store內的付費也更加迅速,M1 iMacr基本售價為台幣39,900元起,高階版本則為45,900元起,一樣為4月30日開放預購,5月中旬開賣,台灣似乎並沒有在首賣名單內。 而Spring Loaded的壓軸便是iPad Pro,看起來蘋果似乎已經下定決心將以M1處理器打天下,新一代iPad Pro也成為首款使用M1晶片的產品,打破眾人以為iPad Pro將搭載A14X的眼鏡,並分為11、12.9吋2種規格。 依照M1晶片的規格,同樣採用8核心CPU、8核心GPU,不僅如此,12.9吋iPad Pro也首度使用Mini-LED面板技術,搭載與Pro Display XDR同等級的全新Liquid Retina XDR顯示器,擁有1,000,000:1的對比度、1000 nits螢幕亮度、1600 nits峰值亮度、支援P3廣色域、ProMotion自動適應更新頻率、極致動態範圍與原彩顯示,11吋iPad Pro機種則維持使用Liquid Retina顯示器。 記憶體則提升至16GB、儲存空間最高可至2TB、並支援5G與Wi-Fi 6、1200萬畫與122度超廣視角前置相機,並加入「人物居中」功能,在Facetime時隨意走動,相機將會自動讓人物保持在畫面中間,11吋iPad Pro售價為台幣24,900元起、12.9吋iPad Pro則為34,900元起,依舊4月30日開放預購,5月下旬開賣,但台灣上市時間也依舊未知。(NCC速度通過好嗎!)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零組件缺貨潮之後、漲價潮也將延伸至記憶體,Q2 DRAM將調漲18-23%↑
面對一窩蜂的挖礦潮之下,玩家想買片顯示卡已經是只能遠觀不能褻玩的情況了,緊接著這新一波的Chia奇亞幣來襲,連HDD跟SSD都要被掃貨了,無怪乎網友笑稱,接下來可能只剩下機殼不缺貨,呵呵... 根據TrendForce的,第二季起的DRAM記憶體也將開始漲價,預計漲幅將達18-23%,其中的PC DRAM更是會落在上漲23-28%區間,看來現在還買的到DDR4-3200 8GB $1,300台幣的價格可能會往上拉至1,500,先前那種免1,000元的好光景已經很難再現!(之前有入手的朋友就恭喜啦... 小編還記得去年的DDR4-2666 8GB價格僅700元左右,即便是DDR4-3200 8GB的報價也頂多落在1,000元以內,現在看看網路商城的報價就可以知道,DRAM價格逐步攀升,當然也免不了先前幾波包括出事與減產的狀況導致,雖然說疫情也會有些影響,但是一連串的虛擬貨幣衝擊與挖礦潮的居高不下也是一大影響,只不過對於玩家來說,只想買個便宜一點的記憶體看來也越來越省不了荷包了,早點下手恐怕是比較好的選擇,要不然如果又像顯示卡看不到也買不到的話,就真的傷心了XDDD。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NVIDIA收購ARM交易案,英國以「國家安全」為由介入干預
去年九月,NVIDIA宣布將從Softbank(軟銀)手上,以400億美元收購英國晶片公司ARM之後,即便軟銀在聲明中指出,這項交易協議還得經過包括英國、美國、中國、歐盟等多國主管機關批准,老黃也不斷重申,但壟斷市場的爭議就一直甚囂塵上。 雖然老黃一直強調,未來NVIDIA仍會保留ARM的品牌,並繼續維持其原本作為獨立、中立的晶片供應商的位置,且以原本的模式繼續和各業者合作,甚至在到了2021年的GTC大會上,老黃依舊對收購ARM充滿信心,且再次重申ARM獨立的主體性、與開放平台的重要性。 雖說為了打消球員兼裁判的疑慮,老黃一直在強烈自清,但早在今年2月初之時,Microsoft、Google、高通就以損害晶片業市場競爭、反壟斷等理由向美國監管機關要求介入調查、並制止該交易。 而根據在本月19日時,英國數位大臣Oliver Dowden以「國家安全」為由,宣布將干預NVIDIA對ARM的交易案,並且致函至英國競爭與市場管理局,針對此交易案是否有潛在的國家安全問題,請求評估交易案現況,來編寫報告,並於2021年7月30日呈交報告,而英國競爭與市場管理局已於今年1月開始進行調查。 除此之外,根據《2002年企業法》,數位大臣擁有「準司法」的權力,因此Oliver Dowden還將以以公共利益的理由來干預此次交易案。 於此,NVIDIA回應指出,本交易案並沒有構成任何實質上的國家安全問題,因此本次將與英國當局密切合作;而收購案若無法順利執行,軟銀也不排除將ARM再次上市融資的可能性。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急踩煞車,SIE宣布PS3與PS Vita上的PlayStation Store將持續經營
先前索尼計畫於今年7月停止PS3、PS Vita以及PSP上的PlayStation Store營運,代表這三個平台上的玩家想購入新遊戲僅剩實體版(已購買的數位版遊戲依然能持續下載),因此造成不少玩家們反彈,畢竟這些實體版遊戲幾乎早已停產,僅能透過二手管道來獲得,PSS若結束營運就是真正的絕版了。 雖說這三個平台都已經算是時代的眼淚,相信目前大部分玩家也坐落在PS4、PS5平台居多,但不管是PS3、PSP或是被玩家戲稱為索尼黑歷史的PS Vita,這三平台上還是有不少獨佔的優良作品,加上後世代主機無向下相容,部分作品也無另推後世代主機版本,若真就這樣絕版實在是有些可惜。 或許是索尼看見了玩家們的反應後發覺事態不對,於是在今日宣布將保留PlayStation Store在PS3和PS Vita裝置上的營運,PSP商務功能則會按原訂計劃於2021年7月2日退役。 SIE的CEO Jim Ryan表示:「最初決定要終止對PS3和PS Vita的購買支援,是考量到幾項因素,包括為舊裝置提供商務支援的挑戰性,以及可更集中資源在大多數玩家所操作的新裝置上。而現在我們看到了當中有許多人仍十分熱切能夠在可預見的未來繼續購買PS3和PS Vita上的經典遊戲,因此很開心我們能找出解決方案來繼續營運。」 整體來說,官方願意傾聽玩家意願而改變政策是一件好事,畢竟隨著時間推移,舊主機平台玩家逐漸下降,數位商城的維護與經營的成本開銷對於官方來說也是一大考驗。 比較可惜的是官方依然決定停止營運曾經掌機王者PSP的商務功能,小編猜測可能是PSP使用數位商城的玩家並不多(畢竟當年PSP改機、迷版遊戲盛行XD!),而部分大作當時也有一併推出PS3版,或是透過PSV購買數位版來遊玩,整體反彈聲浪較不大;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代表PS3與PSV這次持續營運只是暫時,玩家們還是趕緊先把這三平台間的經典大作先買下來比較保險,否則未來要回味就只能在茫茫二手市場中尋找了。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搭載MediaTek Dimemsity 1000+處理器與6400萬像素4鏡頭相機,輕量化OPPO Reno 5 Pro 5G開箱動手玩
OPPO的Reno系列可以說是越來越強悍了,在接續去年8月推出的Reno 4之後,在今年的1月底也迎來了最新版的Reno 5系列,除了仍舊提供玩家大尺寸的視覺感受之外,處理器等級與相機畫像素也都提升了許多,進化到新版Reno 5系列有哪些厲害之處呢?小編入手了Reno 5系列的2款版本,先來瞧瞧Pro 5G這一支吧! 光是看到外盒設計的蘋果綠應該就可以知道是OPPO系列的產品了,同樣採慣用的色系外盒,但是盒上的「5」字樣可是表示這是新版本的Reno 5系列,而且還是Pro版本喔,拆開包裝精美的外盒後就可以看到Reno 5 Pro 5G的真面目了,當然,其他附件也是一應具全,透明保護殼、卡針、Type-C to C連接線、耳機以及65W充電器一樣沒少。 Reno 5 Pro 5G整體的大小相較於前代是差不多的(略寬一咪咪),採用了3D曲面OLED螢幕與6.55吋配上92.1%的螢幕占比、20:9的長寬比設計,顏色提供有「星夜黑/幻彩銀」兩色,延續原本的晶鑽背蓋設計,採用Reno Glow 2.0晶鑽工藝,透過精細蝕刻改變玻璃表層微觀型態,金字塔形狀晶體結構遍布整個背板、閃耀如鑽石,光澤效果相當明顯且不易留指紋、更耐磨,至於整體重量則是173g。 這次的處理器則是採用了聯發科MediaTek Dimemsity 1000+(天璣),7nm製程,透過Arm Cortex-A77與Mali-G77的搭配以及內建WiFi 6,讓玩家可以獲得強大的運算能力以及穩定的網路連線能力,而內建的12GB+256GB記憶體儲存容量,也帶給使用者更大的空間,不論是使用更多的App或是拍照、錄影等等,都不用擔心。 Reno 5 Pro 5G具備的65W SuperVOOC 2.0超級閃充技術可以讓搭載的4350mAh電池在30分鐘即可充電到100%,甚至只要充電5分鐘就能追劇4小時,花更少的時間充電就能快速使用,而且還提供了超級省電模式,就算只剩5%的電力仍允許可以在WhatsApp上聊天超過1.5個小時,對於重度使用者來說可是相當重要。 其他細部設計就透過下面的照片來介紹吧! 有別於前代採用的是Qualcomm Snapdragon 765G處理器,Reno 5 Pro 5G採用的是MediaTek Dimemsity 1000+,在效能上的表現有沒有更加突出呢?這部分就透過幾款測試軟體來驗證一下吧! 這次採用的MediaTek Dimemsity 1000+基本上按照效能對比來說,大約是落在與對手Snapdragon 855+與865之間,透過內建的Arm Cortex-A77 CPU x4與Arm Cortex-A55 CPU x4構成的8核心,搭配9X Extreme Gaming Cores:Arm Mali-G77 GPU,創造相當優異的效能表現,對於圖形影像處理的部分可以達到順暢的H.264/H.265/HEVC編碼以及H.264/H.265/HEVC/VP-9/AV1與播放,而且內建了12GB+256GB記憶體儲存容量,對使用的玩家來說也算夠用。 預設系統的Android版本為11,內建的ColorOS UI為11.1版本,用習慣了OPPO的UI之後也會覺得換了別家的會用不習慣啊!(笑 那就來看看實際的效能測試結果吧,這裡也透過PCMark、Geekbench 5、3DMark以及魯大師與安兔兔來做一下驗證,下面的各截圖就是實測的數據;從實際表現來看,Reno 5 Pro 5G的效能其實還算不錯,對於在效能上有一定需求的玩家來說,算是可以入手的一款版本。 Rrno 5 Pro 5G內建的電池為4350mAh,在透過PCMark的續航力測試下得到12小時9分鐘的成績,算是相當長效的一款了,如果再搭配上有支援65W SuperVOOC超級閃充2.0功能的充電器,那就更快速能縮短充電時間了。 除了效能表現的部分已經透過實測驗證了之外,具備6400萬像素與4鏡頭設計的相機功能,也是這款Reno 5 Pro 5G的另一項特色;簡單化使用的相機功能其實對使用者來說顯然方便操作許多,在相機的主頁面可以看到直接將最常用的幾項放在裡面:夜景、錄影、拍照、人像,如果需要其他功能則可以選擇「更多」這一欄,就可以看到有包括:縮時錄影、慢動作、全景、微距、專業等等選項可以選擇,而拍照選項可以直接透過微調盤來做最大至20X的放大,當然只要往左一轉就是超廣角了,只能說拍照的操作上相當方便。 細部功能設定可以從設定圖示進入到設定頁面,不過,拍照預設畫質為4624x3468(4:3),如果想要拍攝6400萬像素畫質的話,可以從「更多」選單中選擇「超高畫質」或是直接在拍照畫面上方往下拉,就可以看到有64MP的啟動選項(也有畫幅選擇,可自行調整為16:9或1:1、Full等模式),就算在夜景模式下,也可以從最上方的選項選擇拍照的畫幅設定喔,算是把玩家常使用的都放在方便選取的位置上了。另外,開啟AI功能,不論是拍照或是錄影,都能大大加持拍攝的品質。 這邊小編也把拍照功能的超廣角、1X、5X、20X等功能的實拍做一下對比,從下圖就可以看到,透過Reno 5 Pro 5G就可以隨心所欲地拍個不停了。 雖然預設的畫質為4624x3468(4:3),但如果選擇64MP模式的話,就會提高至12032x9024(4:3),檔案大小也會從原本的2MB左右提升至20MB上下,如果大量使用6400萬像素拍照的話,記得要定時把照片導出喔。 下面這部分是透過採用64MP模式下拍攝的照片,沒有修圖、直接原圖縮小,整體的細節可以看到Reno 5 Pro 5G搭載的64MP像素的確表現不俗。 雖說最高畫質的64MP拍照表現不凡,但標準模式下拍的照片也是很不錯喔,不論是室內或是室外、食物、夜景表現都蠻OK,玩家如果想當成順手拍照的隨手相機倒是相當合適,而且拍照反應很快,不會遲滯也不用等半天,看到好景就能順手拍下,這算是這款Reno 5 Pro 5G的一項特點了。 事實上這隻Reno 5 Pro 5G被小編帶在身上用到忘了存在啊,就這樣隨手拍著拍著、也用著用著,簡直就像自己的手機一樣的輕鬆,僅173g的重量,配上好操作的介面,的確會愛不釋手,特別是獨特的背面設計,雖說有附上一個透明的保護殼,但總覺得蓋上去之後就少了一份閃閃發亮的味道,特別是在陽光下的顏色變換,算是不愧幻彩銀的稱號。 OPPO一貫以來對於Reno系列的推陳出新可以說相當不遺餘力,推進到Reno 5系列的版本、也採用了7nm的MediaTek Dimemsity 1000+處理器,配上6.55吋的3D曲面OLED螢幕,怎麼滑都順暢,而且在效能與續航力上面也是相當突出,有需要的玩家可以考慮入手喔。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終於要來了?!網友曝光一批MSI GeForce RTX 3080Ti Ventus 3X 12GB顯示卡裝箱照
NVIDIA RTX 30顯示卡在保持與前代相差不大價下帶著更加強大的效能席捲而來,讓整體CP值相比RTX 20系列更加香味四溢,不管是桌上、筆電平台都受到玩家們青睞,當然更不用說因為虛擬貨幣大漲成為了礦工們的目標,造成一卡難求的窘境。 缺貨歸缺貨,新卡還是得出,畢竟目前Ampere消費級遊戲顯卡RTX 30家族成員還未到齊,而照著先前NV公布的時程表以及歷代顯卡周期來看,Ampere下一代架構的消費級顯卡(推測可能叫Ada Lovelace)沒意外將在2022、2023年左右問世,若再拖下去要嘛延期要嘛就是推出日太近而顯得尷尬。 而規格一次又一次修改卻遲遲未現身的高階顯卡RTX 3080Ti,這次似乎總算要準備問世,近日網友PO了一批正在運輸至美國的MSI顯示卡外箱照,雖然看不到內容物不過外箱標示著Radeon RX580、GeForce GT 710、RTX 3090以及傳言已久的RTX 3080Ti,從名稱GeForce RTX 3080 Ti Ventus 3X OC來看該批RTX 3080Ti為MSI Ventus系列,並且可以確定的是記憶體容量為12GB。 RTX 3080Ti性能上勢必會介於RTX 3090、RTX 3080之間,而在售價上推測可能會以999美金價格來直接跟對手Radeon RX6900XT對打,雖說原本謠傳的20GB大容量已經砍到僅剩12GB(與對手的16GB有4GB差距),不過後出手的優勢,相信老黃應該是不會砍太多其他性能來讓RTX 3080Ti也保有香氣才是。 目前推測RTX 3080Ti將於5月問世,沒意外的話應該會與RTX 3060相同將鎖住挖以太幣效能來防堵礦工們搶貨,但近日除了以太幣之外也有不少虛擬貨幣連同開始爬升,加上礦工們之中藏著許多大神不斷嘗試突破挖礦限制(還有打自己臉的470.05 Beta驅動XD),到底RTX 3080Ti會不會最終還是一張空氣卡,實在是不好說。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晶片荒使新型態加密貨幣成為熱門,「奇亞幣」出現、這下連硬碟都要寸草不生了
買不到顯示卡已經讓各位玩家很焦躁了嗎?現在礦工將要讓大家更為崩潰了,一款全新的型態的加密貨幣,「奇亞幣(Chia)」使用了和一般加密貨幣不同的挖礦技術,造成全世界的HDD和SSD開始遭遇掃貨潮。 奇亞幣與一般加密貨幣最大的不同在於它不是透過顯示卡的算力來作為換取貨幣的工作證明,取而代之的是使用硬碟容量的空間證明(PoSpace)與時間證明(Potime)來做為挖礦換取貨幣的依據,簡單來說,就是利用硬碟空間的在不同的時間段的增減來做為貨幣產出的標準。 由於奇亞幣的產出量與硬碟容量呈正相關,同時又不需要特別依賴顯示卡或處理器提供算力,使得該貨幣在現今的晶片缺貨潮中,成為了礦工的新目標,進而造成市場上的SSD、HDD硬碟開始遭遇掃貨潮,許多店家注意到此現象並祭出,同時硬碟廠商也表示自家庫存將面臨短缺、價格暴漲的問題。 考慮到晶片短缺狀況已經開始擴散到的主機板生產,如果再加上礦工們連硬碟都要掃貨的話,恐怕未來整個電腦市場將可能只剩機殼有貨,其他零件通通缺貨的慘況。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出外辦公、在家打電動,你這個「電競雙面人」的絕佳拍檔—ROG Flow X13(GV301)電競筆電開機試玩
一台結合便攜性與無與倫比效能的筆電,一直都是眾玩家們趨之若鶩的物件,但在尺寸輕盈與性能之間總是難以平衡,要嘛超重超厚但性能絕佳、要嘛薄如蟬翼但性能中下,而如果想要魚與熊掌兼得,卻得付出更多的鈔票,可能以外接式的裝置來補足輕盈筆電的缺陷,或許是目前最佳的解決辦法。 那有沒有那麼一台筆電,可以同時支援你出外辦公、在家打Game呢?或許你該試試這台在CES 2021上大放異彩的ROG Flow X13 GV301電競筆電(以下簡稱X13),其輕盈小巧的體型,配合與之搭檔的ROG XG Mobile外接顯卡,以RTX 3080的強勁效能帶給玩家們全新的筆電使用體驗。 在外觀方面,雖說X13為純黑設計,但如果仔細看的話,其實和西風之神有點類似,作一道斜切來分隔A面的顏色,因此細看之下會發現,都是純黑,但黑的程度不太一樣,像是兩片不同RGB值的黑色拼在一起,雖然X13直言自己是電競筆電,但A面的如此設計似乎正隱喻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辦公也能電競、電競外也能辦公」。 而為何X13能夠這樣搞?翻開A面瞧瞧,別緊張,翻到貼平桌面也沒問題,因為X13裝了360度的螢幕轉軸,可以讓你自由改變外型與使用型態,基本的筆電模式、還有平板電腦模式。 除此之外,在尺寸方面,29.9cm x 22.2cm x 1.58cm的體積、與1.3公斤的重量,讓外出攜帶簡直無負擔,但也不用擔心太過輕盈,會有什麼手滑的情況出現,X13機殼上具有突出的紋理線條,能提高抓握感來避免滑落。 在我們開始欣賞X13的內在美之前,先看看左右兩側的I/O,這次連接埠的設置相當精簡,右側有USB Type-A、以及USB Type-C,左側則為3.5mm音源孔、HDMI 2.0b與ROG XG Mobile Interface,但其實X13有2個USB Type-C,除了右側那個之外,其中1個USB Type-C藏在ROG XG Mobile Interface裡面,而到底什麼是ROG XG Mobile Interface呢?這個就容小編後面再提。 而在右側I/O端,會發現多安裝了一排氣孔,說到這,就不得不提一下X13的散熱系統了,作為僅13吋的輕薄筆電,X13的散熱系統可說是一點都不馬虎,但也因僅僅只有13吋大小的緣故,X13必須重新設計一套散熱系統,相較於塗抹典型散熱膏,X13所使用的是液態金屬散熱化合物,能為CPU再多降低10度的溫度。 覆蓋於CPU與GPU晶片上的散熱管,所採用的扁平設計,除了能讓X13更薄之外,還能提供更大的表面積來散發組件的熱能,並且ROG安裝了3個總面積達44,230平方毫米的大型散熱片,來維持高速散熱以及效能穩定。 ROG也重新調整了風扇模組,2個Arc Flow風扇係以液晶聚合物所打造的84個扇葉所組成,不僅能夠增加13%的氣流,還能保持安靜,且除了右側I/O端的氣孔之外,螢幕軸承那側也有2排氣孔;除此之外,升級後的自潔式散熱系統2.0也有助於保持組件的潔淨,來維持散熱系統的穩定性。 翻開A面之後,小編第一眼都會先看鍵盤啦,不知道各位玩家會先看哪裡?X13所配置的為15吋背光巧克力鍵盤,觸發行程為1.7mm,F1至F4鍵上還有4顆獨立的快捷鍵,分別可用以調整音量與靜音,第4顆則為呼喚ROG專屬程式Armoury Crate的快捷鍵。 既然都翻開A面了,我們就先顯示器面板開始看起吧! X13為13.4吋的輕薄筆電,其面板為IPS面板,螢幕比為16:10,解析度最高為3840 x 2400,且無論是筆電模式還是平板模式,X13的螢幕都能使用觸控,而在其支援4K解析度的高輸出之下,通過了PANTONE色彩認證,具備116%的sRGB與85%的DCI-P3,當然也支援NVIDIA的Adaptive-Sync,而因X13的螢幕支援觸控,在防護上面也用了GORILLA強化玻璃,讓玩家們能更加安心地觸擊螢幕。 而想要讓X13所搭載的4K面板全力輸出,那在規格上勢必也不能太差,本次ROG聯合了AMD與NVIDIA之力來為X13做最強力的後盾,處理器所使用的是AMD Ryzen 9 5900HS,GPU方面,則配置了內顯與內置獨顯,分別為AMD Radeon Graphics晶片與NVIDIA GTX 1650 Max-Q;記憶體則是2條LPDDR4X 8GB;當然在儲存空間方面,ROG也很大方地配給了1顆1TB的Gen 3 SSD。 但你會說GTX 1650是不是有點跟不上遊戲與這個時代了?還記得小編在介紹I/O連結埠時所提的ROG XG Mobile Interface嗎?這個外接埠就是為了ROG XG Mobile外接顯示卡所誕生的,而它就是讓X13能出外辦公、在家打Game的無上利器。 ROG XG Mobile最高搭載RTX 3080,並內建USB、SD、乙太網路的I/O集線器,更可在接電使用XG Mobile時,同時為X13供電,不必再另外使用X13上的USB Type-C,讓傳輸孔的運用更加多元。 而作為外接顯卡,並不是說就可以忽略散熱模組了,相較於典型的散熱管配置,XG Mobile增加了54%與散熱器的接觸面積,提供更迅捷的散熱速度,氣流導向的空間也變得更加寬廣,而如此獨特的腔室冷卻功能,讓XG Mobile能夠在極小的空間內發揮更大、更穩固的效能。 但說實話,其實想把X13與XG Mobile外接顯卡一起帶出去,也不是不行,XG Mobile的體積只有傳統eGPU的6%,重量也只有1kg,再搭配X13所隨附的相關配備,包含X13專屬筆電套與XG Mobile特有的保護套,組裝起來,帶出門也是妥妥的沒問題! 然而,在實際運用上,是否真如小編所說如此全能呢?想要驗證的話,當然實機測驗是少不了的。本次測驗,除了X13的原生組件規格測試之外,還加上了配合XG Mobile的GPU效能檢測,並且還以Armoury Crate程式中的靜音與極速模式來評比,事不宜遲,馬上開機測試。 先來看看CPU-Z的偵測資訊,7nm製程的8核16緒AMD Ryzen 9 5900HS、主機板為AMD Carrizo FCH晶片組、GPU方面則為內顯AMD Radeon Graphics晶片、內置獨顯NVIDIA GeForce GTX 1650 Max-Q。 而在CPU-Z的評測之中,AMD Ryzen 9 5900HS巧取豪奪的拿到單核619.8分、多核5,866.2分,相當驚人(這成績也太美麗了XDDD);在CINEBENCH R23上的評測表現,AMD Ryzen 9 5900HS在單核成績獲得了1,464分、多核成績則獲得了12,216分,可說是單核怪物啊! 再來看看X13所搭載的LPDDR4X記憶體性能如何吧!透過AIDA64評測程式,我們可以從Cache & Memory評測項目中得知,X13所搭載的LPDDR4X記憶體,在靜音模式中,其讀寫拷的分數分別為38,995/28,437/33,721 MB/s、極速模式之下則為40,024/29,569/35,235 MB/s,基本上也不比一般桌機的效能差到哪裡去了。 另外在MaxxMem上,一樣分作靜音與極速模式來看,靜音模式下,X13所獲得的成績為27.71 GB/s,轉成極速模式之後,就提升至29.54 GB/s;這不僅驗證了Armoury Crate還真的有用以外,X13所配置的這2條LPDDR4X記憶體,表現也是相當不俗。 透過CrystalDiskInfo所偵測的資訊,我們可以發現X13所配置的SSD為Western Digital的藍標SN530 1TB,為Gen3x4傳輸介面,光是看到Western Digital就已經知道本次X13所使用的SSD將會相當強勢,更何況是藍標系列產品SN530;然而使用CrystalDiskMark實際測試後,也的確如此,讀寫成績為2456.36/1984.45 MB/s。 熟悉的PCMARK 10評測又來了,本次X13面對PCMARK 10會有什麼結果呢?使用Armoury Crate將X13調整為靜音模式後,X13在基本必備功能上獲得了8,618分、應用程式評測得分為7,437分、數位媒體工作評測為5,604分,綜合得分則為4,711。 而在調為極速模式之後,在基本必備功能評測上差點破萬,獲得了9,878的高分、應用程式評測得分為8,635分、數位媒體工作評測為7,376分,綜合得分則為6,143,總體而言,在PCMARK 10中,靜音與極速模式切換之後的X13,竟有將近2千分的提升。 在電池續航力上,小編僅選用了極速模式來測試,並拔除電源,且連結Wi-Fi,以能夠達到的最極限功耗來測試,而在如此壓力的狀況之下,X13的續航力仍有4小時18分的成績,也是相當傑出,對於需求效能至上的朋友應該是很有幫助,如果不須用到極限效能可以改成其他模式,畢竟如果是標準模式(或靜音模式)下,肯定續航力會更加驚人。 既然X13身為一台電競筆電,不測個3DMARK好像說不太過去,更何況我們手上還有XG Mobile RTX 3080這個無上神器,於是小編將GPU測試細分成4個項目,分別為內置獨顯GTX 1650靜音/極速模式、XG Mobile RTX 3080靜音/極速模式,用以應對3DMARK。 首先看到專為DirectX 12而生的Time Spy,GTX 1650內置獨顯無論是靜音還是極速模式,獲得的分數都算不上相當漂亮,不過一接上XG Mobile之後,X13與RTX 3080的效能就完全體現出來了,不管是Time Spy或是Time Spy Extreme,性能都飆升了超過3倍。 在針對DirectX 11的Fire Strike測試中,雖說GTX 1650是屬於比較舊世代的GPU,但無論是於靜音還是極速模式下,在Fire Stirke中所獲得的分數還是相當漂亮,而裝上XG Mobile之後,一樣飆升了將近3倍的性能,在Fire Strike系列3個項目中,都獲得了相當驚人的成績。 那麼作為電競筆電,遊戲測試當然也是必然需要啦,小編選了《仁王2》、《刺客教條:維京紀元》來測試XG Mobile的遊戲FPS幀數,以及《光明記憶:無限》、《看門狗:自由軍團》來測試XG Mobile的光追性能,而在小編的測試當中,這幾款遊戲對GTX 1650都太勉強了,因此本次不會有內置獨顯GTX 1650的測驗。 但X13除了是台電競筆電之外,另外一個賣點就是支援4K解析度,那小編當然就以UHD與FHD解析度來測試所有遊戲的FPS啊!只要敢搭載小編就敢測! 在這4款遊戲當中,無論是沒有光追的《仁王2》、《刺客教條:維京紀元》,還是啟動光追的《光明記憶:無限》、《看門狗:自由軍團》,在FHD解析度上都有60張FPS以上的傑出表現,但其中《刺客教條:維京紀元》只有56張,這只能說該遊戲只對AMD顯卡有優化,NVIDIA陣營的就沒那麼友善了,算是非戰之罪。 但轉到UHD解析度之後,除了性能沒有這麼大負荷的《仁王2》之外,其餘都降到了60張以下,幀數跌幅在約在20張左右,依照電競筆電不能與桌電相比這點來看,還算是可以接受。 而在啟動光追之後,於FHD解析度之下,在《光明記憶:無限》與《看門狗:自由軍團》的測試中,X13都獲得了相當漂亮的FPS幀數,分別為70/60張FPS,不過在4K解析度下開光追這方面,就仍然還有進步的空間。 那既然都說到X13擁有4K顯示器了,而且色彩還通過PANTONE認證,那最後就來看看Spyder的校色報告吧,官方給的數據為116%的sRGB,只不過Spyder校色報告不會顯示超過100%的sRGB數據,但從sRGB那張截圖仍然可以發現,代表X13的紅色三角形有稍微大於sRGB綠色三角形的範圍,意即sRGB已經超過了程式所顯示的數據,而DCI-P3部分,也是和官方數據所提供的一樣85%。 是誰說,出門、或是去咖啡廳只能帶MacBook?機殼上的精緻紋理設計,帶出絕妙的時尚感,加上以輕薄電競筆電作為主打,讓你帶ROG Flow X13出門去喝杯咖啡也沒有任何違和感,而回到家之後脫掉西裝、接上XG Mobile,你就是Faker。 不過你說,你出門也想打Game嗎?沒問題,帶上X13與XG Mobile的專屬包包,你就是擁有絕佳工作能力與超級電競技術的「雙面人」。 廠商名稱:ASUS -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093-456 廠商網址: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j5create JVCU435視訊攝影機實測開箱,4K高畫質、5倍數位變焦視訊會議超好用!
隨著科技進步,光是從手機上的相機就能感受到鏡頭技術越來越發達,在PC上也是如此,視訊攝影機自問世以來也是佔有一定的市場,加上近年來直播風潮盛行,幾乎已經是實況主們必備的周邊之一,也因此廠商們不斷地推出新產品,而在商用方面受到疫情影響,遠端視訊會議可以說是更加普及,不管是總部與分公司遠端,還是每個人在家工作遠端都會需要一款便利、高清的視訊攝影機。 還記得先前有為大家介紹過的j5create JVCU360嗎?雖然360°全景對於辦公大桌會議真的相當便利,但僅1080P加上單人使用時因廣角造成的畫面變形是比較可惜的地方,如果你更加注重清晰度,不需要360°全景,j5create也有這款JVCU435視訊會議攝影機可選擇,究竟這組視訊攝影機有什麼特色,繼續跟著小編看下去就知道囉! JVCU435採用j5create一貫的白橘色輕便外包裝,正面可看到JVCU435各項特色;除了攝影機本體外,更隨附了一組遙控器可以直接控制攝影機本體,對於需要架設在較遠距離的用戶們來說相當方便。 JVCU435鏡頭為800畫素提供4K/30FPS解析度,並採用頂級Sony CMOS感光元件加上F/1.6大光圈與影像增強技術,低光源也能確保畫面品質,同時支援ePTZ與5倍數位變焦功能,讓用戶即便放大也能保持清晰畫面,此外更搭載了雙全向性麥克風來確保對話品質,而鏡頭旁還內建了隱私保護滑蓋,在不使用時可遮蔽畫面、聲音來確保隱私空間。 雖然JVCU435並非360°全景鏡頭設計,但攝影機主體與腳座之間採用了萬象接頭連接,可隨意調整鏡頭角度甚至還能360°旋轉(但要注意線會卡到就是),整體調整範圍相當廣泛。 實際接上電腦後,玩家們可透過j5create自家的JVCU Series Companion程式來預覽攝影機畫面,可以看到整體鏡頭廣度相當不錯,以一般電腦坐姿的距離來說約可以容納3~4人沒問題,另外還可以調整一些簡單的設定,如焦距、亮度、清晰度、對比、色調以及飽和度等。 這邊小編用正常坐姿距離,將產品外盒放在與臉差不多的位置來簡單測試焦距、影像清晰度,可以看到即便拉到最大,外盒上的字體也算是清晰能辨識,對於一般視訊來說絕對是相當足夠使用。 整體使用下來,j5create這組JVCU435視訊會議攝影機表現相當不錯,在4K高清畫質與5倍數位變焦的加持下,畫面即便拉大也能保持清晰,對於一般視訊會議使用來說已經相當夠用,隨附的遙控器讓用戶不必再需要動滑鼠來調整,便利度大幅提升。 雖說自家的預覽程式功能較為簡易一些,不過現今一些視訊程式或直播軟體(如:OBS)內可調整的功能也相當豐富,比較不影響使用體驗,而在這注重資安的時代,內建的鏡頭保護蓋能確保隱私真的非常貼心;不管是一般家用、直播或是商用,都可以考慮看看這組j5create JVCU435。 公司名稱:凱捷國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連絡電話:02-2269-5533 官方網站: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PLEXTOR S2C 512GB實測開箱,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
- 洋垃圾神器,Xeon E5-2670實測開箱大作戰!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淘寶網洋垃圾再顯神威,1999元買到8核心16執行緒Xeon E5-2670神器級處理器!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微星MSI Aegis X-026TW快打旋風V同梱版實測開箱,VR電競桌機的頂尖之作!